专家观点/旅游可以“窝囊” 生活不可“躺平”******
“在高强度的压力下,我们会进入到低功耗模式,情绪就像一个非常紧绷的气球,需要得到释放。”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昊梦科技首席心理专家、心理作家、浙江省去哪家族少年警校创始校长王翠芳表示,“窝囊旅游”在心理学上属于一种“逃避性应对”行为,也是一种“及时满足”,“这种行为在短期内减轻压力是可以的,但是如果长期这样,可能会加剧现实社会功能的退化,比如说跟人交往工作、抗压的能力等等都会越来越弱。”
王翠芳建议,当代的年轻人能够注意到心理健康问题,放慢脚步进行沉淀和思考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要注意“躺平”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化生活行为模式,可以通过一些有意义的低强度的活动去满足娱乐、释放压力的需求,比如看书、听音乐、画画等。
“当我们选择放松自己,去旅游的时候其实也无需为自己贴上‘窝囊’的标签。”王翠芳表示,自我定义“窝囊”实际是一种防御性的自嘲,通过主动给自己贴标签来缓解外界评价的压力,久而久之会强化消极的自我认同。“漂流本身就是放松的,是娱乐的,就带着最轻松的心情去玩吧。此外,我认为社会的支持对年轻人缓解压力也很重要,比如,可以通过组织线上社群或者线下一些轻度活动来帮助年轻人重建真实的人际链接。”
9种免责情形******
❶原始记录证明承担项目的单位和科技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的。
❷对“里程碑式”“赛马式”项目未通过考核的。
❸对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前瞻性颠覆性未来性高风险技术进行经费资助或风险投资,符合规定条件、标准和程序,但资助项目未达到预期效果的。
❹因不可抗拒因素致使科技计划项目不能继续或不能完成研究开发内容和目标的。
❺因技术路线选择不当导致难以完成预定目标的。
❻因不可预见因素,科技计划项目研发的关键技术已由他人公开,致使本研究开发工作成为不必要的。
❼因不可预见因素,科技计划项目研发取得了目标产品,但由于市场变化进一步产业化应用没有意义的。
❽因探索使用新机制、新方法、新模式、新技术导致的科研创新无法实施和难以完成的。
❾按照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有关规定,可以认定的其他情形。
资料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
大公报记者毛丽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