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念转变/“特种兵”慢下来 追求沉浸式体验

(图1)

体验窰洞暖炕 爱上兰州牛肉面******

  图:台湾学者张继元在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与学生们交流。\大公报记者郭涛摄

  在兰州生活六年,张继元早已将甘肃视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每年寒暑假回台湾时,总会带着西北的故事与家人分享。

  受邀参加学生婚礼,第一次看到了黄土高原窰洞里的“炕”,成了张继元讲述多次的故事。“我观察它是怎么生火的,还有睡炕之后,身上留有的那个独特味道,都让我觉得很有趣。”张继元说,“以前只在书本里知道‘炕’,如今真切体验,让我更加明白大陆北方民众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他在兰州的故事也激发了台湾同行的好奇,很多人详细询问他在大陆的工作和生活,也开始考虑到大陆西部地区寻找发展机会,目光不再局限于大陆东部沿海地区。

  张继元在甘肃旅行的足迹从敦煌的沙漠到庆阳的乡村,加深了他对甘肃当地风俗多元性的了解。“甘肃的每个地方都像一个不同的世界。”他笑称,希望可以通过参加学生婚礼而走遍甘肃甚至大陆。

  让张继元难忘的还有在兰州初遇大雪的情景。他说:“第一次在皋兰山看雪,突然懂了什么叫‘千树万树梨花开’,这种震撼是台湾看不到的。”提到最有名的兰州牛肉面,他任性地从毛细吃到大宽,体验所有麵型。“其实我更喜欢吃火锅,和学生一起吃火锅感觉像家人。”

话你知/萍乡 “辣”名远播******

  距今8000多年前开始,美洲人就将野生辣椒用作烹调佐料。辣椒传入中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明代后期(16世纪末)。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萍乡知县胥绳武重新修篡《萍乡县志》,该书《物产志.蔬类》一节中首次提到当地产“秦椒”,即辣椒。此后,辣椒在萍乡逐渐普及。到晚清时期,从乡贤文廷式的诗句“暑风椒气卒”,“堆盘买得迎年菜,但喜红椒一味辛”可知,辣椒在萍乡已被大规模广泛种植。至民国,刘洪修撰的《昭萍志略》对辣椒种类及萍乡民众喜食辣椒的情况有着详细记载,如“邑人最喜食之,几于无某不加入”,这充分证明萍乡食辣传统源远流长,为萍乡辣文化奠定了深厚基础。

  2024年10月,萍乡通过“中国生态美食地标辣文化之都”生态区域公用品牌评定,以辣之名,晋升辣界顶流“中国辣都”。2025年1月“安源红椒”品牌发布,辣红安源1号、辣红安源2号、萍辣9901、萍辣3号、萍椒19号、萍椒3号6款“安源红椒”揭开神秘面纱,诉说着安源的热情与活力,传承着“义无反顾,团结齐心,勇于斗争,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大公报实习记者曹雪童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